一直以來,在LED上遊外延片、芯片關鍵核心技術上,美國、日本、歐盟都擁有巨大的技術優勢,而中國台灣地區一直扮演著全球重要的LED生産基地的角色。爲了打破全球以美國、亞洲、歐洲爲主導的三足鼎立的産業格局,以日、美、德爲産業龍頭,中國台灣、韓國緊隨其後,中國大陸、馬來西亞等國家和地區積極跟進的梯隊分布的現狀。盡管中國在LED外延片、芯片的生産技術上距離國際先進水平還有一定的差距,但是國內龐大的應用需求,致使了國內LED核心技術企業通過收購和加大研發力度的方式,進而導致國內與國際的差距越來越小,單從2014年的國內LED市占率的浮動也體現了這一點。 經過多年的發展,中國LED産業鏈已經日趨完善,企業遍布LED襯底、LED外延、LED芯片、LED封裝和LED應用各産業環節。隨著這兩年LED上遊外延芯片成本的大幅度下降,上遊外延芯片、中遊封裝、下遊應用已經形成了1:4:9的市場規模比例。從整個上遊投資情況來看,外延片投資增速下滑,而下遊應用領域投資增速穩步上升,可以看出LED行業投資重心從上遊向下遊轉移。 爲了了解一直扮演著全球重要的LED生産基地的角色的台灣地區,OFweek半導體照明網統計了2013年—2014年度大陸活躍度最高的四大LED台灣企業的經營現狀。 ![]() 晶元光電專注于LED産業鏈的上中遊,主營業務突出,兩類主要産品(高亮度LED外延片和高亮度LED芯片)貢獻了公司曆年營業收入的99%以上。其中,高亮度LED外延片除少部分對外銷售,絕大部分都被自用于生産高亮度LED芯片。其銷售區域方面,主要立足于台灣及其他亞洲地區,並積極進入歐美市場。目前台灣及除台灣外的其他亞洲地區仍是産品的主要銷售市場。 但是從晶元光電曆年的營業毛利、淨利潤隨營業收入及行業的起伏而波動。主要原因是各大廠商擴産,産品價格下跌,當年成本及呆賬費用大幅增長所導致。 據悉,晶元光電一直以來都善于利用自身優勢,積極抓住行業發展機遇積極擴産,同時,通過並購及聯盟擴大營收規模,其曆年營收表現與LED行業的景氣度也密切相關。從2007年營業收入開始突破100億新台幣,到2010年營業收入創下198億元新台幣的曆史新高,這些一路走來的數據無疑不證明了這一點。但是2014年大陸LED企業大幅擴産,晶電更是收購璨圓,以跟大陸LED企業對抗。據圖可以看出,整個2013年晶台的整體營收比較平穩,2014年可謂是大起大落,整體實現大增長,但是Q4下滑明顯,2015年或將讓人擔憂。 ![]() 据数据显示,2013年亿光无论是LED TV背光、LED照明需求都会比2012年成长,整个LED产业景气会显着优于上一年,第一季会较去年同期有两位数成长,第二季起进入旺季,全年业绩也会比去年好。上一年合并营收为247.25亿元,营业毛利为61.84亿元,营业利益为20.1亿元,税前盈余为19.31亿元,税后盈余为14.61亿元。 2014年,億光在營收創高、産能滿載之下,億光上季獲利達7.25億元,合並毛利率達24.43%,獲利季增率達48.26%,年增率也達45.87%。Q3營收創下16季以來新高紀錄,暫居LED類股每股獲利王,前3季獲利16.33億元,已經遠超過去年一整年獲利。2014年更是積極沖刺擴産,僅下半年LED封裝産能增加25%,是罕見的擴産動作,在大陸的市占率可望繼續提升。 ![]() 2014年新世紀因産品組合與覆晶産品比重激增至10~15%,激勵第3季合並毛利率升至20%,放眼國內晶片廠,雖然遜于晶電,不過晶電扣除紅光LED貢獻,藍光LED毛利率約15~16%,明年覆晶營收看增。 另外,LED産業也可望撥雲見日,庫存經過消化,12月已經見到韓國TV訂單、日系高階中小尺寸面板訂單回流,法人估計,新世紀12月營收開始彈升,雖然第4季營收恐衰退10~15%,但可視爲營運觸底,明年第1季重回營收成長軌道,預期可季增10%。 随着打入韩系TV面板供应链,三星高阶LCD TV机种全系列采用覆晶元件,带动新世纪2015年覆晶营收上看25%,而经过库存消化,LED订单开始回流,新世纪12月营收看增,营运第4季触底,2015年第1季营收重回成长轨道。 ![]() 據悉,東貝2014年12月合並營收降至6.64億元,月減24%,主要受到年底盤點影響,但仍較2013年同期營收成長41%。2014年第四季及2014年全年合並營收分別達24.2億元及90億元,分別年增55%、27%。 據消息透露,東貝目前LED球泡燈月産能已達300萬顆,因應訂單成長,2015年第一季將再擴充1-2條組裝線。 2015年,東貝指出,照明産品接單量已到農曆年後,另外,高演色域LED産品WCG亦獲得新客戶導入。法人預估,東貝今年第一季整體業績可望較上一季增長個位數幅度,2015年營收可望維持兩位數增幅。預期未來3年內,全球LED照明産值將持續放大。 OFweek半導體照明網編輯視點 2014年台灣LED産業受大陸芯片廠擴産及競爭力增強影響,封裝端和芯片端表現均較差,芯片端下滑明顯。主要原因:第一、短期內台灣LED芯片端背光占比較重,受背光進入淡季和下遊庫存調整影響。第二、大陸LED芯片企業與台灣的差距逐漸縮小,台灣原有增長份額逐漸被大陸搶占。據了解,台灣上遊芯片廠2014年以來均無擴産,而大陸三安光電、華燦光電以及澳洋順昌等小廠商産能的新增釋放,勢必導致台灣廠商芯片環節份額的減少,這應該是一個趨勢。 |
GMT+8, 2025-8-21 23:49 , Processed in 0.047771 second(s), 8 queries , File On.
Powered by Discuz! X3.3
© 2001-2017 Comsenz Inc.